永不停歇的歌声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县民歌传承人张克勤。
前言: 凤县地处秦岭南麓、陕甘川交界处,居民基本是历史上从四周迁移而来的,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催生出灿烂的地域文化,形成了集多种唱腔于一身、富含旋律美和乡土韵味的 “土特产” ——凤县民歌。而说起凤县民歌,就不能不提凤县唯一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县民歌》的传承人张克勤。
张克勤在田间地头教唱民歌
坎坷的学歌经历:张克勤,男,1933年12月出生,祖居陕西凤县双石铺镇张家窑村三组。旧社会因家贫,仅上小学三年就辍学,给人放牛、放羊,劳动之余,同伴们会唱民歌的放开嗓子吼几曲,那粗野、高亢、饱蘸着生活的酸甜苦辣的凤县民歌深深撩动着他的心田,从此,张克勤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家乡的民歌。先是跟着放牛人学民歌,十三岁就开始拜本村民歌母子(传承人)张永堂为师,学唱本地民歌。为了能学民歌,他与小伙伴凑钱给有大烟瘾的民歌师傅买过大烟棒;给会唱民歌的人打过短工,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能学民歌,让我干啥都愿意”,只要听说谁会唱民歌,就千方百计“缠上”,不学会决不罢手。他跟在他们村当长工的甘肃人罗老汉学唱甘肃民歌;跟在当地巡回卖药的四川人吴药客学四川民歌;和在村上开商店的马志明、张志义学陕西关中民歌。功夫不负有心人,到解放时他已学会了凤县民歌100余首。
多彩的凤县民歌: 凤县人民唱民歌,民歌好比牛毛多。 唱了三天并三夜,还没唱完牛耳朵。 凤县人民爱民歌,民歌内容实在多。 唱生产,唱生活,唱的人人乐呵呵。 从这两段顺口溜里我们可知凤县民歌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而且民歌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张克勤对凤县民歌的了解,那可以说是到了骨子里,只要说起凤县民歌的历史、特点,张克勤如数家珍: 凤县东北部乡镇因接壤于关中平原,大部分山民从秦川之地迁徙而来,长期的文化习俗融合,形成了现在的既有关中眉胡和碗碗调又有地方山歌韵味的民歌唱腔,唱腔借于两者之间。至今这里的居民风俗还保留着关中道的文化遗存,特别是看戏、唱曲最爱秦腔和眉胡。如凤县民歌“放风筝”、“十个字”就是关中调。 凤县的南部乡镇,相接于巴蜀之地,这里的生活习俗已和汉中、四川、湖南、湖北山区居民十分相似,当地人称其人说话腔调为“胡广广腔”,这里的居民所唱的民歌近似江南一带歌调,其山歌的唱腔有着十分浓厚的江南水乡韵味 ,婉转动听。如“背时歌”、“十里情”、“十二花套十二将”、“十等”就带着浓厚的巴蜀调。 凤县的西部乡镇与陇南两当县相接,这里的居民生活习性、语言口音就与陇南地区相近,两地人群长期居住,相互间的文化融合交流,使这个区域的居民所唱的民歌有明显的陇南韵味。如“洞宾歌”、“磨炒面”、“华亭县”就是陇南调。 凤县的中部乡镇,土著人较多,文化积淀厚重,又是多个朝代设立官府衙门所在,山歌、劳动号子、小调等唱腔纯属土著人韵味、婉转动听,称之“土著调”, 如“卖杂货”、“放羊”、“张三赶驴”、“织手巾”就是本地调。 各地的民歌用各地的方言、语韵唱出来才地道,也才有味道。像秦腔就要用陕西西安的口音来唱,豫剧就要用河南口音唱出来才正宗。 而凤县民歌的演唱和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唱腔,没有任何乐器伴奏,一人唱,对唱,群体唱均可,易学易懂,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田间院落、砍柴放牧、农闲农忙、茶余饭后想唱就唱。有些唱腔也用一些简单的乐器如碰铃、梆子、三弦作伴奏,这些乐器可合用伴奏也可单独伴奏,这是与凤县人民的生活习俗紧密相联的。 张克勤根据自己的了解把凤县民歌分四个类型:那就是歌颂古人,反映爱情,反映劳动生产和反映生活。 1、歌颂古人的有:“老十个字”、“十二梅花”、“王祥卧冰”、“穆柯寨抬亲”、“卖墨画”、“十想”等三十多首。 2、反映爱情的有:“岁妹捎书”、“上茶山”、“梁山伯与祝英台”、“洋艳麦”、“十等”等四十余首。 3、反映劳动生产方面的有:“大庄稼汉忙”、“小庄稼汉忙”、“锄谷子”、“大夫小妻”等二十余首。 4、反映生活方面的(包括祭祀、封建礼俗、民俗、包办婚姻等在内)有:“摘豆角”、“南桥担水”、“李三娘研磨”、“女贤良”、“十供央”、“十怀酒”、“劝五更”等三十多首。 民歌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演唱形式除田间地头、会前会后、红白喜事、集体合唱、联唱,也有一两人单唱解闷的。对唱:有男女对唱,还有队与队之间对唱的,大部分都一问一答,如:“十对花”、“十二花套十二将”等,还有一人领唱,多人接唱,帮唱的,如薅草号子“七吋碟子八吋碗”、“野外行走”、“九海岸上一只鹅”等这种形式大都是田间劳动集体生产中进行(人越多越好)。
左上图1为县委书记张乃卫慰问传习所学员 其余图片均为张克勤给学员们教习民歌
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古庙逢会,民歌的演唱形式就多了,除合唱、联唱、对唱外还有戏剧性的化妆演唱,化妆演唱分“四场子”“午场演唱”和“单场子”进入角色演唱两种,“四场子”:两男两女,男的身穿白汉挂黑坎夹,白腰带,头戴凉圈(解放后大都头缠白毛巾)腿穿红套裤,手摇竹扇或摺扇。女的身穿红滚身黑坎夹,下身腰襟摺花裙,外襟白来裙,双手提来裙边舞边唱,唱完一段,四人走花子,有锣钹、鼓伴奏,走完花子打击乐器停下再边舞边唱第二段,用这种形式表演的大都是叙述性的民歌,如:“织手巾”、“洋二哥”、“十二梅花”等。单场子就是演员进入角色,根据剧情,化妆成生、旦、净、末、丑来演唱(就像折子戏一样)如“张三赶驴”、“上茶山”、“李三娘研磨”、“卖杂货”、“刘海撒钱”、“寄笼仓”等,民歌的语言通俗易懂,幽默生动。 创作,为了更好的传承: 在从事民歌的吟唱和传承中,张克勤深深的体会到:民歌要发展,不能光学老祖宗传下来的,还要不断的创作新歌,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民歌焕发新的生命力。 1949年解放了,党和政府号召向群众宣传新政策,新思想,当时才十五岁的张克勤,加入了新民主义表年团,又是宣传员和汉中日报、陕西农民报通讯员,他就同他的同辈们和爱好民歌的父辈们利用民歌的调子,自己编写新内容,在田间地头,节日和年关,向广大群众宣传党和方针政策,表扬当地的好人好事,多次受到了群众赞扬和上级的奖励。配合党在农村开展的各种运动,他创作的民歌词利用民歌调在当地进行了演唱,一部分还在报刊上发表。这是他创作的民歌:《十个字儿表心情》 一字放在十字下,“土”地已经回老家, 要想发家勤生产,卖粮卖棉富国家。 二字中间勾挂勾,“互”助就工齐丰收, 且记帮助军烈属,改造地主和二流。 三字推倒睡一床,“川”南海北生产忙, 多打粮食支前线,建设祖国保家乡。 四字马上跑地快,骂声美帝实在坏, 支持老蒋霸台湾,侵略朝鲜把人害。 五字有口能发言,“吾”等努力来增产, 捐献飞机和大炮,帮助朝鲜把贼撵。 六字下面一平面,“立”场站稳莫麻弊, 提高警惕眼擦亮,防止中了敌人计。 七字一直把腰伸,“十”个穷人谈翻身, 过去受尽万般苦,如今当家作主人。 八字下面一把刀,“分”下土地产量高, 早交公粮多卖粮,党的恩情要答报。 九字左边单立人,“仇”人就是匪特们, 无产阶级来专政,坚决镇压反革命。 十字等在口上边,古来穷人受熬煎, 永远跟党心不变,幸福生活万万年。 这是张克勤在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中,发表在报纸的民歌:《新旧婚姻比一比》 封建婚姻实在瞎,男婚妇嫁由爹妈, 请个媒人来说话,又合八字又算卦, 不管娃小女子大,包办婚姻先讲价, 说米就是好几石,说钱就是几百万, 零碎礼物不上算,还得摆酒又设宴, 如果家穷没有钱,你想结婚难上难, 就是恩情深似海,当中远隔千重山, 先把六礼来办全,才能备礼把婚办, 女儿过门不几天,婆婆骂来丈夫嫌, 白天干柴要三担,晚上要纺半年线, 一点侍候不周到,当头就是几皮鞭, 女儿怨娘爱银钱,娘盼女儿难见面, 逼的妇女无路走,害死多少好青年。 自从有了婚姻法,好比太阳照雪山, 照得冰河解了冻,照得百花朵朵鲜, 男婚女嫁自作主,自己对象自己选, 妹爱哥哥劳动好,哥爱妹妹心眼宽, 只要二人没意见,一同去把手续办, 政府为咱作打算,结婚手续也简单, 男够二十女十八,先把身体来检查, 只要二人没有病,马上就发结婚证, 结婚证两面红,两个名字在当中, 两个人心连心,两个名字永不分, 情投意合好夫妇,建设祖国打先锋。 在年复一年民歌演唱过程中,为了提高演唱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对民歌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他和弟弟张光俭,村民董万鸿在农忙之余硬是学会了板胡、二胡、笛子等乐器。从此民哥演唱配上板胡、二胡、笛子,碰铃,四页瓦,变成了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扬当地的好人好事,深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喜爱,也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在市、县上举办的文艺汇演中多次受到奖励。他写的民歌、快板、唱词有40余首,先后在《陕西妇女画报》、《汉中报》、《陕西农民报》和甘肃的《陇花》等报刊上发表。 1964年省音乐协会多次派人来凤县张家窑村和张克勤一道搜集整理凤县民歌。 1967年省文化厅派何均同志来张家窑村和张克勤一起将凤县民歌整印成册收集保存。 1970年宝鸡市文化局,文化馆派闫鲁迅、李振中等五名同志来凤县用一月多时间搜集整理凤县民歌,并编印成室民歌集上下两集油印本,其中张克勤唱的民歌占凤县的大部分。 1980年张克勤把民歌中的“十不该”改编成当地人员胜地、传的民间舞蹈“伐子舞”搬上舞台。 前几年,没人唱民歌了,张克勤忧心忡忡,生怕自己这一辈子积攒下的几百首民歌会跟着他失传,如今国家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虽然说他还不是太了解,可是有一点他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他再也不用担心他的歌传不下去了,张老高兴的逢人就说,凤县民歌“有后了” ! 现在只要是听见县里文化部门的人找他,不管他有什么事二话不说,撂下就走。2006年,张克勤不幸“老年丧子”,二儿子患癌症去世还不到十天,在遭受人生最大不幸的时刻,县非遗保护中心人员和电视台民歌摄制组一行五人,来找张克勤采编民歌,老伴听了来意,便哭着说:“儿子没了还不到十天,他爸能唱吗?”摄制组同志不知道这种情况,一听都愣了,张克勤忙拦着老伴,“不要说了,死的死去,活人还要干事,不要哭了,我去唱。”张克勤对摄制组的同志说:“民歌是老先人用心血换来的,是咱们凤县的宝贝,只要能把这个宝贝传下去,让我干啥都愿意!”朴素的语言却让同志们哽咽无语。于是张克勤一边在田间地头唱,他们一边录音、摄像,圆满完成了摄制任务。 彩凤涅槃 八、九十年代是凤县民歌的停滞期,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发掘,凤县民歌就像一只涅槃的凤凰,再次引吭高歌。 通过对凤县民歌的普查,现已登记在册的民歌传承人有30余人。经过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凤县民歌在省市演出中屡次获得奖项,有些歌曲经再创作已搬上现代舞台并逐渐广大观众所熟悉。2002年凤县民歌手在陕西“金方杯”青年歌手大赛中获二等奖;2003年民歌手在陕西“农行杯”民歌大赛中获三等奖;2004年在宝鸡市青年歌手大赛中获二等奖;2009年以凤县民歌为基调,配以“伐子舞”的表演形式在凤县排演的我省首部大型民族情景音画歌舞剧《凤飞羌舞》中成为保留节目,得到各级专家的一致好评。 今年七十六岁张克勤,先后连任凤县政协七、八、九三届政协委员,宝鸡文艺家协会会员。市县先后授予他“业余作者”、“ 老艺人”、“民歌手”等称号。在民歌传承中,先后跟张克勤学唱民歌的约一百余人,有老有少,其中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占大多数。 如今,在张克勤老人的家乡张家尧村,成立了凤县民歌传习所,曾经少人问津的凤县民歌又开始在秦岭山脉中回荡,新的一批凤县民歌传承人正在老人的精心培养下发展、壮大,老人最大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把“凤县民歌”这首用生活谱曲、用劳动填词、传唱千年的艺术奇葩继续保护和传承下去,要让这项优秀的民间瑰宝成为凤县人民歌颂幸福生活、畅想美好未来的一首永不停歇的歌。 (文/张志钊、翟肖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