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犹如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于秦岭南麓,嘉陵江畔。地势险要,素有“秦蜀咽喉”之称。 “千山峰竞秀,碧水晴映岚。”青山绿水孕育了凤县幽雅的山地风貌。悠悠岁月更积淀了凤县厚重的历史文化。 井栏之畔,遥呼蜀韵;田陇之间,皆闻秦音。交通的便利,形成了不同地域民族杂居的格局。不同的民俗歌谣相互影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便形成了具有杂家特色的凤县民歌。 形式多样、曲调沉郁、韵味悠长是凤县民歌独有的地方特色。 北面靠近关中道一带的民歌带有“西府”曲子味,其民歌调子接近关中的眉户和婉婉腔;靠近陕南一带的民歌却夹杂着巴、 蜀地域的“山歌”味,音韵清脆,其腔调有明显的江南韵味,称之为“下江调”; 邻近甘肃一带的民歌则具有陇南“花儿”味,称之为“扬花调”。其特点在于曲调悠扬,歌词中突出表现高兴、舒适的“得”(音děi)字。 还有部分歌调与广西民歌相近。 如同其他民歌一样,凤县民歌同样抒发着劳动人民的爱和恨、苦与乐,寄托着山地儿女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讴歌生命、追求理想的美好夙愿。 这一首首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曲调优美的民歌, 有的托物咏志、 有的传情达意、 有的讴歌生活、 有的表达爱情…… 在凤县的田间地头、岭岭峁峁上传唱,深为广大的群众所喜爱。 凤县民歌主要内容包括:劳动类、生活类、时政类、仪式类、情歌类、传说类、儿歌类、新民谣等,无不体现出比兴、拟人、借代、夸张等众多表现手法。主要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 民风、民俗是产生民歌的土壤。凤县人民无论生产劳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都少不了演唱民歌助兴。每到夏收秋种等农忙时节,人们在田间耕作、山梁放牧、林中砍柴、池塘捕鱼等劳动休憩中更少不了以民歌为伴。山歌号子便在阳坡坡、山沟沟、梁峁峁、田洼洼里响起来,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山唱来那山和。有的相互对唱问答,有的彼此对歌笑闹,人们用歌声来消除劳顿,鼓舞干劲。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凤县民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曾家喻户晓、人人传唱,大部分村子都有被尊为“歌王”“唱家”的业余歌手。这些歌手们大都自幼爱好并学唱,他们既有编唱的能力、又掌握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因此凤县民歌中有抒情的、有叙事的、也有写人的,颇具特色,短则三五行、长则上百行。河口镇余海成老先生,已年逾花甲,思维清晰,身康体健,好收集民间曲子。他收集编纂的《凤县民间曲子集》,共收集民间曲子99首其中民间曲子64首,二十四孝24首,曲牌十余首。常朴子、王永杰等人编撰的 《十八幺姑》,收集民间曲子词280余首。 凤县民歌曾被当作“四旧”破除, 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到了八十年代初,凤县人民政府多次对凤县民歌实施了抢救和保护的行动,并组织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搜集整理,1983年编辑出版了《凤县民谣集成》一书,共收集凤县民歌1000余首。 在21世纪,凤县民歌伴随着众多民风民俗的消失而濒临消亡。会唱原汁原味凤县民歌的老人大都已年过七旬,五十多岁的已不多,三、四十岁的更是寥寥无几。凤县民歌正在迅速消亡,濒临失传的境地。凤县山区的自然生态需要保护,人文生态更需要保护。 凤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提出了“抢救、保护、传承、弘扬、发展凤县民歌”的五年行动计划,为凤县民歌的进一步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 古老而神秘的秦岭,哺育了无数的生命,同时也孕育了悠久而丰厚的生命之歌。 这首生命之歌来自大山,必将回归大山、震撼大山。看吧,唱起来了,跳起来了,堡堡粮满囤,村村鼓震天。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人们的脸上。使大山也随着这歌声鲜活起来、舞动起来! 凤县民歌——传承风俗的生命之歌,千年不变的大山之歌,从远古苍穹里飘来!从高山之颠飘来!从潺潺溪水处飘来!从滔滔林海中飘来! 在这天高云淡的碧空里,以原生恣态亘古绵绵,悠悠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