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凤县文化馆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文化新闻



文化新闻


圆梦《清明上河图》

[ 发布时间:2015-02-28 | 浏览:1089次 ]

一针一线,花了整整四年的心血,这幅6米十字绣长卷《清明上河图》终于在她的一双巧手下完工。看着这幅栩栩如生的画卷,她会心的笑了:《清明上河图》圆了我的刺绣梦!
她叫沈小红,今年39岁。小时候,常喜欢看妈妈和外婆绣花,有时候还偷着拿妈妈的绣花活去自己学着绣,邻居们都夸她心灵手巧。上学时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讲了《清明上河图》,听完老师生动的讲述,看着书上的小插图,她幼小心灵一颗“梦”的种子萌芽了。
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十字绣店里她看到了一本《清明上河图》分解图画册,顿时眼前一亮,小时候的“梦”让她一时激情迸发,当即决定要亲手绣成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六米画卷。
原想着绣成这幅画卷不会花很长的时间,但当她把有关资料仔细学习分析后才发现,这并非易事。《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历史和艺术价值极高的北宋画卷,艺术大师张择端以京城汴梁(现在的开封)各阶层人物清明节出游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民俗风貌,被历代社会誉为国之瑰宝。画中美景连绵,形象生动,各种人物684位,各类生畜96头,房舍122座,轿子8顶,舟船25只,树木124棵。要把那些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木生畜之大小出没,居者行者,舟船之往还原后,一如原作的再现到新的画面上,的确是一次信心、毅力和技艺的考验。


资料画册上是《清明上河图》的108个分割画面,刺绣画料上有五十八万多格座标方格网。十字绣操作的工艺流程并不复杂,但要做好每一个工艺环节上的工艺,并不容易,而每个工艺环节的操作质量,又直接关系到整幅作品的艺术品位。因此可以这么说,刺绣的工艺环节,就是展示刺绣者技艺高下,审美能力、观察力、毅力和耐心的平台。
景物投画是第一个工艺环节。要把画册上的一个小图块内的全部景物按着一定的比例投画到刺绣面料上。 为此,要绝对作好以下几点:第一对图块内景物图象及其与四周景物图象相互关系做全面细致的观察、对比、分析,寻找出关键部位,确定好下一步的投画要点。第二根据前面所观察到的投画要点,将画册上图块内的景物图象投画到刺绣面料相应的坐标方格上。第三将投画出的图象与画册上的图象作对照观察、修正、核实,直至准确无误,一丝不差。
第二个工艺环节是绣线的配色和劈线。这两件事看似简单,但作好并不省力。画面全景共用了各种线色多达77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相近色,色差小,色线虽有不同编号,而仅凭编号选线有时会发生差错。刺绣过程中,不同色线之间的转换频率非常高,常常使人头昏脑胀,绝不可掉以轻心。倘若选色的错误会导致色调不和谐,将严重影响到画面光线的明暗对比和景物的层次感。劈线是根据刺绣的需要,把由六股拧合为一束的绣线分劈成两股或三股。一般的劈法是将两股或三股一次分劈开即行绣用,而她不怕麻烦,将线先一股一股分劈开,让每一股线的拧紧度自行舒松后,再将两股或三股重新合并,而后才去绣用。这样,绣出的的画面均匀平整,不会因为绣线的松紧度不统一而影响画面的平整度。
再一个工艺环节是运针刺绣。刺绣技艺的高下,直接影响到一幅作品的精美程度,刺绣有全针、半针,1/4针和勾边等不同的绣法。在刺绣过程中,每一种绣法她都力求针针到位,正面和背面同样用功,保证了整幅画面的精美度,为以后的装裱工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勾边的工艺技巧要求更高,在按照基本技艺要求进行刺绣的同时,她还尝试作了一些大胆的摸索尝试,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整幅画卷的绣成,要经过同一个工艺流程数万次的反复循环转换,具体说,就是几个相关的工艺环节在操作上连续不断的重复。在同一件作品上,天天如此,连续数月,两年三年,长此下去,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意志作支撑,是很难熬下去的。说也有趣,小时候的梦想成了她不知疲劳,一心绣好这幅长卷的动力源泉。在那些刺绣的日子里,每当展卷操针时,那画中的景物就常常活生生地浮现在她的眼前脑海,觉得那些房舍人物,车马船轿就在自己身边,仿佛自己也和他们同行为伴,站在桃花树下,拱桥之上,柳岸河边,让人兴奋不已,忘了疲劳。


完成这幅画卷,花去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四年间有乐也有苦。有时拿起针绣着绣着忘了时间,年幼的孩子放学回家常常不能按时吃上饭。后来因刺绣到一半时因太过劳累,她先是视力模糊,后又检查出颈椎、腰椎有严重问题。在医院里,孩子央求、丈夫抱怨、亲朋劝阻都让她放弃刺绣,可她望着未完成的画卷,怎舍得放弃她的“梦”?几番心理斗争后,她还是坚持独自亲手绣成了这幅画卷。
此刻,当这幅六米长卷《清明上河图》的巨作展现在众人眼前,周围一片啧啧惊叹声,而她的眼睛里却噙满泪水,这泪水里饱含四年的艰辛,更充满圆梦的喜悦!